编者按:今年是《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两周年,也是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开局之年,全省信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措施、强化学习宣传、提升工作质效、推动责任落实,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今天我们一起关注沅江市坚持“三位一体”推进预防法治化的经验做法。
益阳沅江市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中聚焦源头治理,坚持调解优先,推动服务保障、三级联动、多元化解“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全市信访源头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健全服务保障,激活源头治理“新动能”
一是建强用好服务阵地。推动“一站三中心”(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诉源治理工作站)一体化建设,贯穿融合“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做实“一揽子解决、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是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持续推动婚调委、医调委、交调委等专业调解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健全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机制。目前,全市共有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05个,人民调解员776人,群众反映问题、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三是构建“党建+网格”管理模式。以村(社区)等为单元,将全市划分为271个网格,成立“网格员+三长”的镇、村、组三级人民调解队伍,通过“网小格”微信小程序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推动“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
坚持三级联动,筑牢源头治理“防火墙”
对涉访矛盾纠纷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分类处置,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是“简单”矛盾化解在村(社区)。对于收集的小矛盾纠纷,村级调解组织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提供政策指导、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二是“一般”矛盾化解在镇(街道)。对村(社区)上行矛盾纠纷由镇(街道)领导牵头,统筹包村干部、支部书记、调解主任、驻村民辅警等力量,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化解工作。三是“疑难”矛盾化解在市(县级)。对涉及行业性矛盾纠纷,按照属事管理原则转办至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化解;涉法涉诉的由政法部门依法依程序化解。对于重大疑难信访积案,由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明确包案市级领导及相关责任单位,组建工作专班,整合力量联动化解。
推进多元化解,打好源头治理“主动仗”
一是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村级周排查、镇级半月排查、市级月排查的“三排查”工作制度,变“事后被动处置”为“事前主动预防”。沅江市级领导干部每个工作日轮流到市信访接待中心坐班接访接待群众,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镇(街道)班子成员定期到辖区走访群众、开“屋场会”听取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今年以来,县处级领导共计下访群众68次、接待群众174人次。二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带案下访工作制度,针对重点问题、重大群体矛盾纠纷,市级分管领导、镇(街道)主要领导及市直部门一把手亲自带队到事发地组织调解,现场协调解决,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三是强化法治宣传引导。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活动,面对面向群众宣传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及相关政策法规,共开展宣传活动15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沅江市信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