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4月27日至5月16日,中青班“信访实训课堂”小组11名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观摩、现场访谈、个案调解、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全脱产、全流程、全方位参与了信访治理工作,进一步锤炼了预防、发现、化解信访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综合能力。
政策筑基理论赋能练好“基本功”
信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通晓政策法规、熟悉办信流程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功”。实训期间,中青班学员深入市信访局办信科、综合督导科、政策法规科、接访大厅等,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以及《信访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系统了解了办信业务流程及信访实务要求。同时,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选定“重复信访治理”作为此次实训主题,希望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在信访工作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线下沉实战练兵架起“连心桥”
重复信访治理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敏感性、联动性,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沟通协调是化解党群矛盾的“连心桥”。针对重复信访多发的涉法涉诉、自然资源等六大领域,参训学员分别前往市资规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市中院、石峰区综治中心、渌口区综治中心、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地,实地调研20多个单位与部门,访谈人数达60余人次,实地接访10余人次。学员们真正深入下沉到相关职能单位信访科室、一线信访工作者、重复信访对象中,全面了解当前重复信访治理的问题、类型、数量、特点、根源等,一同探讨取得的经验收获和问题困惑。通过扎实、有效的调研,大大提升了与群众当面沟通交流、分析判断和协调处置各类“疑难杂症”矛盾的能力。渌口区古岳峰镇党委书记王苗均同学表示,“通过实训调研,充分感受到了职能部门的难点痛点,今后将更好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集思广益复盘提升绘就“路线图”
信访工作表象在“访”、实质在“情”、关键在“法”,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是科学化解重复信访问题的“路线图”。实训期间,小组学员通过聚焦主题调研、深入分析思考、反复研讨交流,对于重复信访治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原因剖析、对策探究等进行了多轮探讨、思想交锋,提出了一系列涉及机制体制、源头矛盾化解的思路、建议。从“共情”到“共识”,从“治标”到“治本”,大家深深意识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是关键所在,要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信访工作现代化法治化。
“群众选择通过信访渠道来反映问题,不仅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更是对我们担当作为的期待,今后将从实训经历中汲取力量,让信访群众感受到更多温暖和尊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潘永君同学在《实训笔记》中这样写到。
一段信访经历,一生为民情怀。小组学员纷纷表示,信访实训课堂虽告一段落,但“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宗旨和追求将永不褪色。今后,将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战线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贡献中青年干部的应有力量。
来源:株洲日报·掌上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