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机关第一难”的信访部门,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历经风霜雨雪,尝尽酸甜苦辣。他的生活没有一般人那么多姿多彩,“白加黑”是常态,“五加二”是惯例。在亲情和工作的天平上,他经常倾向了工作一边,他觉得自己既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对亲人常怀歉疚之情。但他是领导心目中恪尽职守、勇于创新的好干部,是同事心目中率先垂范、可亲可敬的好“班长”,是上访群众心目中默默奉献、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他就是安仁县政协副主席、县信访局局长窦显逵。
能帮到老百姓的忙,我打心眼里高兴
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一步步成长为县处级领导,他对党组织始终心存感激。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尤其是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已将朴素的感恩情怀上升为回报社会的自觉意识,对待上访群众,他总是设身处地倾听他们的呼声,尽心竭力解决他们的困难。2015年12月22日,正值冬至节气,寒风呼啸,室外滴水成冰,他冒着严寒驱车20余公里来到龙海镇平山村上访老户唐某妹家里,这已是当年第二次去看望她了。早在2003年,其儿媳因邻里矛盾打架致伤,该案已经被县法院判决并执行到位,可是唐某妹不服判决,曾反复赴省进京上访,是该县有名的上访老户。他曾多次组织县委政法委、法院、信访局和龙海镇等单位处理,并督促教育、民政等部门解决其家庭生活实际困难。2014年又协调城管部门解决信访人摆地摊的摊位问题,为其长期生活来源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每年都要到信访老户家里走走看看,唠唠家常,带去政府和他个人的关怀,春风化雨地开导信访人,这是他任信访局长以来的工作惯例了。唐某妹看到他又像往常一样带着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生活用品登门看望她,赶紧迎上去拉住他的手动情地说:“我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你不但不计较我,天寒地冻的还来看望我,真是太感谢了。”“只要能帮到老百姓的忙,看到你们安心生产生活,我打心眼里高兴”他积极协调解决问题的诚心和努力慢慢融化了唐某妹心中的坚冰,现在她虽未息访但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以非访登记要挟政府了。唐某妹逢人便夸:“还是信访局的人有人情,窦局长真是个大好人,他当信访局长真是选对了人!” 十年来,他共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批近万人次,走访群众5000余户次,曾协调解决曾某平、周某民、贺某即等200余件信访事项;曾帮助解决江某喜、侯某祺、郭某容等数十名上访群众家庭生活困难问题;也曾多次用微薄的工资为上访群众买饭、买车票,为生活困难的群众送上一两百元钱。
他在单位常常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下班回家后还经常要接听上访人的电话诉说,很少有时间和家人促膝长谈、嘘寒问暖。妻子在县一中任教,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只能成天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她走路向来都一阵风似的,因为每天有太多的家庭事务等待她去处理。2014年正值女儿高中毕业,他本想腾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女儿,然而太多时候就连和女儿一起吃餐饭也成了奢望。他觉得这些年来,为人夫未能对妻子尽其情,为人父未能对女儿尽其责,心中的愧疚常常让他心痛不已,然而化解了群众的疾苦又让他在自责中快乐着。
我的岗位就在这里,我是不会“下岗”的
作为信访局一把手的他,对待集体上访总是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带着局工作人员置身“漩涡”中心,协助相关部门维持现场秩序,耐心与信访群众“磨嘴皮子”,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2016年1月29日,上班路上的他发现益相里项目100余民工正在围堵县政府大门,喊的、骂的、推搡的都有,场面非常混乱。原来益相里小区开发商因深圳滑坡事件被查致使工程停滞,还有50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未兑付致使民工发生过激行为。他一边调度责任单位,一边带领干部职工赶赴现场处置。“我是信访局长,有什么话跟我说,我一定尽我所能给你们解决问题。”也许是在群众中早树立了威信,他的一声“吼”往往能让混乱的场面有所控制。“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辛辛苦苦累了几个月,工资一分钱没到手,放到我身上我也不平衡!”他的话说到上访群众的心坎上,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下来。接着又严肃批评他们:不过你们采取这种方式也不对,上访反映问题必须依法、有序,请大家推选几名代表反映问题,我们一定依法按程序帮大家讨回血汗钱。看到信访局长态度这样诚恳,说的这么在理,大家慢慢安静下来了。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来时满腹怨气的上访群众终于同意选派代表参加协调会,在他的努力协调下,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开发商和施工老板悉数到场核算民工工资,所有民工及时拿到了工资,一场大规模集体上访得到了有效化解。他敏锐意识到农历年底之前将会迎来一波农民工讨薪高潮,在他的建议下,全县开展一次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活动。从元月29日至2月6日,每天安排1名县委常委和1名县政府副县长到县信访局坐班接访。一连数天,他全程参与县领导接访,每天忙到晚上十一点甚至更晚才休息。有时现场的群众代表看到他面容憔悴、神态疲倦,好心劝他回去休息,他笑着说:“我现在的岗位就在这里,你们的问题不妥善处理,我是不会‘下岗’的。”专项活动期间共督促兑付农民工工资3000余万元,全县农民工工资清欠率达95%,社会反响良好。几天下来,他已是声音嘶哑,疲惫不堪,双腿都差不多挪不开步了。十年来,他不知道处理过多少类似的事件了:2011年4月,县电力局乡农电站职工30余人为内部改革问题围堵县政府大门;2013年7月,永乐江镇红光村30余人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延期影响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困难围堵县委大门;2015年12月,永乐江镇永乐村村民100余人等因交通事故围堵县委大门等等,都是他一马当先、极力斡旋才化险情为平安,牵头化解的集体上访事件多达60余起,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信访工作就是我们的家业,干就要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不谋大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他努力争取县委、县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重视,主动协调与各部门单位的关系,目前全县已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2007年他刚接任县信访局长时,该局只有2间办公室,办公设施简陋陈旧,仅有4名干部职工,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可谓“受任于危难之时”。上任伊始,他向县委立下军令状,三年内扭转不了被动局面,主动引绺辞职。在局工作会议上更是掷地有声“信访工作就是我们的家业,我们不干则已,干就要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增加信访工作力量,他做规划、跑部门、找领导。2010年向县财政争取资金100万元兴建了500平米的信访大厅,并配齐了电脑、LED大屏显示屏、投影仪、数码照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2011年元月,成立了局二级机构县来访接待中心,陆续增加14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现在该局已成为全市县级信访局工作人员数量最多、全县办公条件最好的单位之一。2011年3月,县里成立了群众工作部,乡镇(单位)组建了群众工作站(室),村居建立了群众工作组,相应增加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群众工作网络。为抓好源头预防、强化责任查究,他建制度、勤排查、真追责。他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和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十年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0000余个,成功调处36000余个,会同县维稳办等部门对200个重点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十年来,他不怕得罪人,建议有关部门对信访工作不力的1名乡镇主要领导予以免职、1个乡镇领导班子集体诫勉一年、1个乡镇实行综治工作“黄牌警告”、3个乡镇“预黄牌警告”,通报批评和约谈责任领导近200人次,进一步压实了乡镇单位的信访工作责任。为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推动信访积案化解,他拓思路、出新招、建机制。2011年起,开展县级领导与人民群众“干群夜谈”活动,每周一个晚上、一个主题、一名县级领导与群众代表座谈,该活动共举办21期,参与群众630余人次,共解决民生问题98起,化解集访隐患22件,解决部门突出问题29个,收集合理化建议50余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14年,又创新领导干部下访工作机制,开展“县委书记下访解民忧”专项活动,县委书记率相关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化解疑难复杂信访事项,活动期间县委书记深入8个乡镇、2个办事处走访群众200余人次,与群众座谈交心17次,接谈信访人18批69人次,接谈的18个信访事项15个按时办结,3个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成功导入法律程序办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还探索总结出积案化解“四步法”,按责任单位、包案县级领导、县信访联席会议、县主要领导或主要会议“四步法”逐级化解积案,仅2012年来,累计化解信访积案198件,其中省委书记交办案4件。
在他的带领下,该县信访工作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连续8年实现全国、省、市“两会”特防期间“零非访”“零登记”,连续8年被郴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连续8年没有发生一起到市以上集体上访,先后5次在全市信访维稳工作会议、培训班上介绍工作经验。该局连续6年被评为县综合绩效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郴州市唯一一个省信访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该局领导班子先后5次被评为县优秀领导班子。
十年的时间不算长,十年的经历却不算短,回想十年来不辱使命,全县信访工作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他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后,他将继续把上访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大局,推动全县信访工作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