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贤孝:怀化市洪江市塘湾镇信访办主任、群众工作站站长、司法所所长。从事信访工作15年。先后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员”、“怀化市十大道德模范人物”、 “怀化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16年10月,被评为湖南省“最美信访干部”。
他叫易贤孝,今年59岁,从1987年起至今一直在洪江市偏远的雪峰山区从事司法、信访工作,一干就是近20年。20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雪峰山区的村村寨寨,共接访群众6000多人次,行程上万里,帮助群众调处矛盾纠纷3000多起,防止群体性上访60多起,维护群众财产400多万元,其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被山区群众亲切的称为“我们老百姓的靠背山”、“雪峰山上的一棵劲松”。
——风雪夜归人,他像一个雪人出现大家面前时,乡亲们被他吓了一跳
当地民谣云:“雪峰山,山连山,雪峰山,高于天,离天只有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易贤孝工作的地方是雪峰山区,湖南省第二高峰1983米的苏宝顶山脚下,自然环境恶劣,一到冬季大雪封山,冰冻大地。然而,这种环境,对易贤孝来说是家常便饭,他的身影常在四里八乡出现。2013年1月的一天下午,塘湾镇发生了一起山林纠纷,涉及纠纷的3个村民小组200多人,互不相让都红了眼,随时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械斗,易贤孝接到访情,顾不上年关已近,山路艰险,抬脚就走。正当大雪封山,山高路险,四处悬崖峭壁,稍不留神,就会滑下山崖,有生命危险,当易贤孝像雪人一样出现在村里的时候,群众吓了一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易,你是神,还是人?这么冷的天,路又这样险,你不要命了,是怎样过来的?”易贤孝嘿嘿一笑:“我今天是来走亲戚的,给大家拜年来了,听说,有人闹矛盾?我想来给你们说个理,解个结”。几句话就接近了群众的感情。他找来村干部、老党员、群众代表了解情况,开协调会,说都是一个村的兄弟,抬头不见低头见,闹得这样生分有什么意思?说得一些人点头称是,他趁热打铁,宣传相关法律政策,并找来山林承包合同进行完善。历时5天,易贤孝将这场纠纷了三年的山林纠纷完美化解。群众伸出大姆指“老易办事高效,群众信服,水平就是高”。
——维权铁血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群众的利益,“就是把我累死,我也无怨言”。
在雪峰山区,易贤孝有个外号叫“维权哥”。群众有矛盾纠纷和利益受损,需要维权的事,都乐意找他。因为群众相信他:像一杆秤一样公平,不袒护任何一方,一切以合理合法为准绳。易贤孝搞群众信访工作,人民调解工作,有手绝活:就是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凡不合理合法的事他都爱管。2008年3月28日,塘湾镇陈家村村民易图发途经洞口县江口联营林场时,误入造林大场,被烧成重伤而亡,死者家属信访到司法所,称处理不好,将请族人抬尸到洞口闹事。易贤孝一边做群众工作,安抚死者家属情绪,一边伸出法律援助之手,数次与洞口县相关部门协调、处理死亡理赔之事,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经将事态平息,化解了这样矛盾。2009年5月,在广东佛山市打工的洗马乡芽柳村村民易贤国,在工作中,不幸被仓库叉车轧死。仓储公司仅以几万元了事,受害人家属信访找到他,请他出面协调此事,易贤孝与洗马乡司法所的同行3赴佛山,同责任单位据理力争,维护合法人的利益,最终为受害人家属争取到51万元的赔偿金。死者家属感激而泣:“老易啊,要不是你,这个人就白死了。”易贤孝维权豪不含糊,在于他有一颗“公正执法、信访为民,情真意切”金子般的心。2012年8月,塘湾镇村民易文文在浙江义乌打工时,因患脑溢血,经医院抢救,超出了48小时死亡。死者家属前去协商,没有得到分文补偿。死者家属请求易贤孝对其法律援助,他二话不说,赶往浙江,与当地政府协商,据理力争、据法力争,终于促成当地政府达成协议,为死者家属争取到7.2万元补偿金。这样的重大疑难纠纷,20多年来,他就化解了151起,为群众争取利益数百万元。易贤孝说:“在基层一线维权,解决信访纠纷,很累、很辛苦,但看到一起起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群众微笑时,就是把我累死,我也值得!”
——他被人称为脑壳有问题,不恋机关恋乡村,放弃几次回城的机会。
易贤孝熟悉农村,热爱农村,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洪江市最偏远的两个乡镇一干就近20年,当年年轻的小伙子已有了白头发,腰也累弯了,但苍老的容颜却炯炯有神,2007年他在雪峰镇工作时,组织上考虑到他在乡镇工作多年,群众评价好,征求他的意见,想把他调到城里面上班,他不仅婉言谢绝,而且主动向组织提出,留在乡镇,并请调到信访情况更加复杂的塘湾镇从事司法信访工作。熟悉他的人都不理解,说他傻,脑壳有问题,别人削尖脑袋想调回城,他却不愿去,还愿调往更加坚苦的乡镇工作。他对人说:“不是我傻,是我认为乡镇更适合我,与群众打交道打习惯了,虽然苦点累点,但我觉得有意义!”
——他忠孝两难全,泪往心里流,他在群众中树立了最忠、最孝、最美的形象。
乡镇司法信访工作纷繁复杂,人少事多,几乎难有休息时间,顾得了公家就顾不了小家,易贤孝说:“做事要凭着良心和责任做事,我是农民的儿子,为群众分忧解难,就是我最大的责任和良知。”可谁又知道?在司法信访这条路上,他又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易贤孝家庭状况并不好,他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瘫痪在床多的弟弟,妻子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按理说,他更应把时间放在家里,可是自从干上了司法信访工作,他哪顾得了家呀!经常是一个电话就匆忙而出,多的几个月,少的几天都不在家,即使逢年过节在家的时间也有限,有时吃着饭有紧急事丢下饭碗就走。2015年5日,他远赴福建维权,处理一起死亡赔偿信访案。当时他80多岁的父亲正患病在身,需要照顾,做儿子是不忍心离开的,但群众利益无小事,他悄悄抹去眼泪,依然踏上了远行的路程。当他把事办完回到家时看到家里乱成一团:父亲深陷的双眼,劳累过度、憔悴的妻子、弟弟杂乱的胡须……这哪是个家呀!他的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他在心里说:亲人们啊!原谅我吧,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兄长,我对不起你们啊!
——一个司法信访人的愿望:有生之年希望有时间能把80多岁的父母、瘫痪在床的弟弟、憔悴的妻子,接到一个休闲的风景圣地玩上一天。
因为常年从事司法信访工作,外出旅游休闲的事从来没有进入到易贤孝的人生计划,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风景秀丽的地方游人如织,他就不忍心看下去,却在心里许下一个愿望:退休之后,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带上80多岁的父母、瘫痪在床的弟弟、憔悴的妻子旅行一次,玩上一天,以弥补我多年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