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书柜,厚厚的荣誉证书展示了一位信访岗位25载年近半百的信访干部无悔人生:9次被市、县授予嘉奖;2次立三等功;2012年被华容县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2013年被华容县委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同年被湖南省信访局评为“优秀通讯员”;2011年被岳阳市妇联授予维权工作嘉奖。2017年岳阳市唯一一位全国信访系统优秀办信员的候选人。她,就是岳阳市华容县信访局副局长徐远秀。
400多本信访档案承载喜与怒
档案柜摆放整齐的423本信访档案是徐远秀处理群众来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最好见证。2004年,她从规范信访档案入手来逐步规范业务工作,自创了“上级转送件、交办件、县主要领导阅信、市委书记交办件”等4种常用的电子台帐,彻底改变了过去手抄台帐不清晰、不便翻阅的问题。每年年底,分门类别,认真整理成册。25年来,她办理群众来信12000多封,解决信访问题1300多个。2015年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信访工作改革,起草出台了《华容县办信工作规程》,有效促进了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华容县办信工作年度考核连续10年排名全市第一。2015年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新建电子档案13个。这些平时并不被人重视的信访成果,在特定的时期,它却以其特有的存在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2年,城关镇冷小华,请求查阅她的信访档案,希望能找到她一份原始证明。因为有了清晰的索引,很快就找到了那份重要证明。冷小华高兴地说:“有了这份证明,我就可以按政策办理退休手续了。”2015年,章华镇严某息访5年后又来上访,失口否认过去已处理结果的事实。当他亲眼看到档案里的调查材料和协议书时,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此后再也没来上访。
170多万元挽损金额背后的笑与泪
1999年8月,6名渔民联名写信反映,因使用了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植保服务公司销售的假“敌杀死”,42亩鱼池的鱼全部死掉,直接经济损失7万多元,要求查处并赔偿。徐远秀面对这起典型的“三跨三分离”来信事项,当即拟定重要信访呈阅件送县主要领导阅示,并根据县、局领导的批示精神,成立联合调查组。并连夜召开“打假”专题会议,第二天顶烈日、冒酷暑会同有关部门到实地抽样,2次长沙质检,结果证明是假药。由于受事发区域及管理权限的限制,渔民索赔难度很大。徐远秀带领工作组的同志先后5次到湖北省石首市进行反复协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坚持和诚意终于让对方退让,同意给渔民补偿2.5万元。获赔的6渔民喜笑颜开去华容电视台点歌感谢。
2014年6月,县科技局所辖的一家服务公司职工杨力(化名)因劳动保险纠纷向国家信访局写信反映。徐远秀查阅档案10多本,走访知情者8人,翻查找阅改革文件依据,反复咨询律师后,认定杨力的诉求合理,但涉事单位怕“连锁反应”不愿担责。为了推翻涉事单位不合法的处理意见,她请来律师和劳动部门的同志与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当面辩驳,杨力最终获赔7万元。从那以后的逢年过节,杨力都会给徐远秀发去祝福短信。这只是她25年来维权路上的感人故事之一。25年里,她通过协调处理各类维权信访110个,为信访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0多万元。面对群众的认可,她感到十分的欣慰。
300多篇信访信息宣传文字凝结苦与乐
她长期坚持把“切实解决问题、确保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做到了“每信必办、每封必复、规范办理”。还特别重视信息的筛选、收集、宣传调研工作。每季度她对群众来信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对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分析思考,向领导提出处理意见建议。促进了“改制下岗工人、集成移民、民办老师、失地农民、拖欠民工工资、欠缴养老保险”等9大群体性问题的化解,25年来,她下乡调查走访累计1800多天,走遍了全县12个乡镇的230多个村场1300多户信访群众,形成了近万字材料。2015年5月11日,她因连续3晚加班写材料因过度疲劳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她笑着对同事说:能用文字为民代言,真正帮助到群众,丰富工作内涵。病了,也值得。” 25年来,她先后编发信访信息200多条,撰写信访经验文章等100多篇,分别在中央、省、市各级刊物刊用。她用生动的文字为民代言,认真履行着“为党为分忧、为民解难”的使命
26本信访笔记见证酸与甜
从教书的时候她就已养成作笔记的习惯,25年里26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大大小小的信访故事。
1998年11月20日这天笔记本上写着:今天是来信访局后的第109个加班日,加完班回到家已是凌晨3点多,客厅、房间的灯还亮着,4岁的女儿独自睡在床上,眼角还挂着泪。女儿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开着灯我还是怕。”每次看到这里,她都会揪心的痛,悄悄地流下愧疚的泪。女儿10岁生日那天,本答应到公园游玩一天。大清早,搬运公司祁瑞鸿打来电话,称他在住院期间想清楚了一些事,愿意接受之前的处理意见,今天把签协议书签了。为了信访群众,她又一次失信女儿。2012年1月29日的笔记写道:今天舍己救人致残的蔡老师可以享受伤残待遇,他老人再也不会因医疗费发愁了。能为老百姓做点事,真好。
25年中,她从未休过年休假,加班累计达400多个工作日。由于工作忙碌,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很少照料,甚至缺席了孩子的很多成长时刻。个人的苦换来的是群众心中的甜。也许在女儿眼里,她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在群众眼里,她却是一位称职的信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