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书柜,厚厚的荣誉证书展示了一位在信访岗位工作25载年近半百的信访干部无悔人生:9次被市、县授予嘉奖;2次立县级三等功;2012年被华容县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2013年被华容县委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同年被湖南省信访局评为“优秀通讯员”;2011年7月,被岳阳市妇联授予维权工作嘉奖。她,就是岳阳市华容县信访局副局长徐远秀。
400多本信访档案承载的喜与怒
档案柜里摆放整齐的423本信访档案是徐远秀办理群众来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最好见证。2004年,她接手华容县信访局办信工作,14年来办理群众来信12000多封,解决信访问题1300多个,帮助了许许多多有困难的信访群众。她亲手整理成册的423本信访档案,因标准高、方便查阅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并在市级推广。这些平时并不被重视的信访成果,却以它特有的存在方式继续为民服务。2002年,城关镇冷小华找到徐远秀,请求查阅她的信访档案,希望能找到她一份原始证明。由于索引清晰,档案内容齐全,那份重要证明很快就被找到。冷小华高兴地说:“有了这份证明,我就可以按政策享受退休待遇了。”2015年,章华镇原信访户严某5年后又来上访,且失口否认过去已处理到位的事实。当他亲眼看到档案里的调处记录和协议书时,怒气冲冲离开了信访局,从此再没来上访了。群众的一喜一怒,皆源于徐远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170多万元挽损金额背后的笑与泪
1999年8月,华容县6名渔民联名向县信访局写信,反映因使用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植保服务公司销售的“敌杀死”,导致42亩鱼池的鱼全部死掉,直接经济损失达7万余元,渔民怀疑购买了假药要求查处并赔偿。收到来信后,徐远秀立即拟定重要信访呈阅件送县主要领导阅示,并根据县领导的批示精神,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她连夜召开“打假”专题会议,第二天顶烈日、冒酷暑会同有关部门到实地抽样检验,确定了“敌杀死”为假药。由于受事发区域及管理权限的限制,渔民索赔难度很大。徐远秀带领工作组的同志先后5次到湖北省石首市进行反复协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正义、她的坚持终于让对方退让,同意给渔民补偿2.5万元。获赔的6名渔民以在华容电视台点歌的方式表达对徐远秀的谢意。类似情况不胜枚举,25年来,徐远秀协调处理各类维权问题110多个,为信访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0多万元。
300多篇信访宣传文字凝结的苦与乐
徐远秀长期以来坚持把“切实解决问题、确保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重视信息的筛选、收集、宣传调研工作。她坚持每季度对群众来信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上报局领导,对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分析思考,向领导提出处理意见建议。针对长期困扰该县的改制下岗工人、集成移民、民办老师、失地农民、拖欠民工工资、欠缴养老保险等9大群体性热点问题,25年来,她下乡调查走访将近1800天,走遍了全县12个乡镇的230多个村场1300多户信访群众,完成了近万字的调研材料。她提出的“用发展的思路解决上访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领导采纳,推动华容县在改善和保证民生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增强。2015年5月11日,已连续3晚加班写材料的她因过度疲劳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她笑着对看望她的同事说:“能为县里从根本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就算病了也值得。”25年来,她先后编发信访信息200多条,撰写信访经验文章等100多篇,她用生动的文字为民代言,认真履行着“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使命。
26本信访笔记见证酸与甜
从教书的时候徐远秀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25年里26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大大小小的信访故事。1998年11月20日,徐远秀在笔记本上写着:今天是来信访局后的第109个加班日,加班回家已是凌晨3点多,客厅、房间的灯还亮着,4岁的女儿独自睡在床上,眼角还有未干透的泪痕。女儿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开着灯我还是怕。”每次面对类似情形,徐远秀都会揪心的痛,悄悄流下愧疚的泪水。女儿10岁生日那天,徐远秀本答应陪女儿到公园游玩一天,但清早接到搬运公司祁瑞鸿老人的电话,称他在生病住院期间想清楚了一些事,愿意接受之前的处理意见,今天请她去签协议书。为了信访群众,她又一次失信于女儿。2012年1月29日的笔记写道:我们的努力终于为蔡老师争取到了政策支持,这位舍身救两位学生而致残的老人再也不会因医疗费发愁了。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真的好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