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段湘铝坚持从事信访工作接访一线18年如一日,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最感到无助、最想迫切解决的时候,耐心倾听群众呼声,热心解决群众诉求数千个,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事项几万件次,坚持践行着“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的服务诺言,无数次接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等,先后荣获市级以上先进个人十余次,2012年8月获得全省“优秀接谈员”荣誉称号。
段湘铝于1999年转业到地方工作,是从事接访一线工作18年的老信访干部,先后任接访科副科长、接访科科长、办公室主任等多个岗位,现在依然挑起接访科科长的担子。不管是做接谈工作还是劝返工作,无论是当科员还是做科室长,都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立行。以他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全面完成全市接待群众来访工作任务,通过耐心疏导、积极协调、推进化解,全市信访形势不断好转,为维护社会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他始终秉承着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心换心、心交心、心贴心的接访群众,深受信访群众和领导同事好评。
心换心,树立为民意识
记得在18年前,组织决定调他到信访局上任时,亲朋好友对他的选择表示不理解。可面对家人的反对,段湘铝依然认定了,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给群众服务都需要我们共产党员,哪一个岗位不是服务群众。
在实际工作中,他经常说道:“群众上访,多半是受了委屈,他们来找政府,就是抱有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访局是打开群众心结的地方,我们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要从关心、爱护他们上下功夫,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我们温情融化群众心中的坚冰,用我们的真心构建社会的和谐。”这是段湘铝对信访工作的理解。同时在工作中,他一如既往地按照“七个一”接访(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一份耐心、一个建议、一个承诺)的标准,做到了百问不烦,百问不厌,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事必办,真正做到以礼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在具体工作中,段湘铝把每位信访群众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满腔热忱地接待,对群众每一封来信他都仔细阅读、认真办理,特别是对孤、寡、残、老等特殊上访者更是体贴入微,想尽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有一位家住雨湖区的伤残信访人王某感动的说出了“每次都麻烦你,要不是真的有困难,实在对不住你啊”的话语。
硬过硬,凸显工作成效
在接待处理群众来访中,段湘铝都做到打铁须先自身硬,首先熟悉党的方针政策。除了学习《信访条例》等信访法规外,还学习掌握其了法律法规政策,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劳动保障、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在他的办公桌抽屉内,必备着《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担保法》、《计划生育条例》、《泗阳县房屋拆迁实施细则》等书籍。在接访过程中,段湘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查,在依据事实和政策的基础上,厘清事情原委,消除了群众的怨气,化解了一大批信访案件。
他始终保持全身心为党分忧的政治品质,对信访工作充满感情。他说:“信访是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的访问。我们只有怀着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和对信访事业的满腔热情,心系群众,不辞辛劳,为民解难,才能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段湘铝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在投身信访工作的18年中,特别是担任接访科科长以来,他平均每年接待信访群众10000余人,接待集体上访300多批,接听来访电话1000多个,报送各类信息、材料230多篇。18年来,经他接谈的信访事项达几万件次,经他亲自协调办理、群众满意而归的信访问题达几千个。
实打实,突出奉献精神
段湘铝18年如一日,不计名,不计利,不攀比,任劳任怨,为党分忧负重,为民解忧消愁。他多年来一直从事人民来访接待工作,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的第一线,整天面对的是怨声重重的信访群众,是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来访者,甚至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天听到是叹声,骂声,怨声,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面前,没有嫌工作环境差,没有抱怨生活待遇低,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在本局已有多名同志调动到其他相对好的单位的情况下,仍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在接访科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展现着党的优秀干部高尚的情操,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的、甘于奉献的、让人民群众非常满意的人民公仆精神。
18年来,他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他最初的信念:“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的利益已经深深的铭刻在他的心上,他说:“对于工作我将会一如既往的用朴实的工作作风,以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无怨无悔的做一名使群众满意,让人民信赖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