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信访工作五年多,让我深深懂得:这份事业,承载的是民生重量,守护的是百姓心安。
每天清晨走进办公室,翻看那一本本厚厚的信访台账,已成为我雷打不动的习惯。密密麻麻的记录里,不仅藏着群众诉求的“来龙去脉”,也镌刻着我对“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理念的坚守与践行。作为长沙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和信访处的一员,我深知,信访工作就像一座架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一头连着政策的民生温度,一头系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而我的职责,就是把这座桥搭得更稳、更实,让每位带着困惑而来的群众,都能揣着安心满意而归。
啃下“硬骨头”,柔肩亦能扛重担
刚接触信访工作时,我以为“全力帮群众解决诉求”就是全部。直到面对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桩桩复杂的案例,才明白每个诉求背后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
2022年3月,借着参与制定《人社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全面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契机,我决心向“信访积案”发起攻坚。那段时间,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我伏在案前,将35件积案一一摊开,像医生会诊般细致“把脉”——记录基本信息,梳理“主要诉求、基本案情、原因剖析”,让每件积案的“前世今生”都清晰可循。当看到戴某某老人颤抖的双手接过拖欠多年的社保补贴存折,当张某某师傅红着眼眶说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我深深感到,所有的挑灯夜战都值得。
捧出“心温度”,一枝一叶总关情
与群众打交道久了,我总结出“五心”工作法:耐心倾听不打断、细心记录不漏项、用心研判不马虎、真心解决不推诿、暖心回访不脱节。
记得今年夏天那个特别炎热的午后,一位八旬老人坐着轮椅来到办公室,汗水浸湿了衣领,说养老金突然停发,急得直抹眼泪。我赶紧递上凉茶,俯身在他耳边轻声安抚。原来老人忘了做养老金生存认证,系统自动停发了他的养老金。我推着他的轮椅,一步一步穿过长长的走廊,陪着他到业务处室办理。当最后一道手续完成,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传来的温度,让我至今难忘。几天后,他的子女送来感谢信,信上那句“这闺女比亲人还亲”,成了我珍藏心底的温暖。
开出“新药方”,巧解民生千千结
身处信访一线,我深知“坐等群众上门”的工作方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民生需求。面对群众反复咨询的同类问题、企业经办人员的困惑,我开始思考:如何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让群众办事少跑腿?
我的第一个“药方”是从群众最常见的问题入手。通过梳理信访平台和12345热线的数据,我发现社保缴费、医保报销、养老金申领等政策咨询占了七成以上。许多群众因不了解政策细节,往往要往返窗口多次。于是,我向领导建议推出“热点问答周报”,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解读专业政策。记得首期周报发布后,一位大姐特意来到窗口说:“这个周报真好!我在家翻翻手机就弄明白了。”这样的反馈让我备受鼓舞。如今,“热点问答周报”已坚持更新146期,累计解答458个热点问题,还荣获了2024年度“唱响人社好声音”优秀宣传作品二等奖。
第二个“药方”是针对企业需求开出的。在联企帮扶活动中,我注意到企业社保专员对人社政策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往往因为一个小问题就要专门跑一趟社保局。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梳理出企业最关心的200个问题,编写成《人社业务常见咨询问答200问》。这本被称为“口袋宝典”的手册在企业间传开后,企业人社类信访量直接下降了30%。一位企业负责人高兴地告诉我:“以前员工问个工伤待遇申领流程,我都得跑窗口咨询,现在翻翻手册就能解决,太方便了!”
第三个“药方”是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2022年,我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起草了《“长沙人社一码通”业务答复流程需求报告》,推动实现了“扫码咨询、在线答复、进度查询”一站式服务。记得系统上线第一天,看着第一位群众通过扫码完成咨询时脸上露出的惊喜表情,我深深感到,我们找到了服务群众的“快车道”。这个小程序运行后,12345热线的人社类工单量和信访平台的来件量都显著下降。
这些创新举措看似微小,却像一剂剂“良药”,疏通着民生服务的“毛细血管”。每当看到群众因我们的创新而展露笑容,我就更加坚信:信访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已出现的问题,更在于通过前瞻性的服务创新,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产生。
传好“接力棒”,平凡岗位守初心
这些年来,我始终记得自己刚入职时的青涩,也深知传承的重要。我编写了《人社信访百问百答》《信访文书标准化模板》,把常见问题处理流程、文书写作规范都写进去,方便大家随时查阅;在新人培训中,我不仅讲解政策条文,更分享那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群众工作方法。
五年多来,6000余件信访事项、98%的满意率,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暖心的事。有时走在街头,会突然有人迎上来热情地打招呼:“还记得我吗?去年多亏您帮忙!”这样不期而遇的温暖,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
信访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地坚守。但我始终相信,每一次劳动关系的妥善调解,每一个社保难题的圆满解决,都在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温暖。未来,我将继续用真诚倾听民意,用专业化解难题,在平凡的人社信访岗位上,为长沙人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不平凡的为民情怀。
(作者: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和信访处余克雯)